搜尋此網誌

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

Ubuntu samba 分享 ramdisk

緣起:


    我的筆電間要傳輸資料時,很常把 Raspberry Pi 的 samba 當成中繼站,電腦 A 傳到 pi 的 samba,然後電腦 B 再從 pi samba 上抓下來。後來想了想,為了傳那些暫時性的資料而消耗 USB 硬碟的壽命,好像超不值的,不是有 ramdisk 那種把 Ram 當成硬碟使用的功能嗎?再搭配 samba 允許匿名的連線,就不用登入 (好像有點不安全就是了),直接用 ram 來高速傳輸檔案,感覺很不錯,所以就在 N100 上裝了 samba,也設置了 ramdisk,換把 N100 當中繼站用。

Ubuntu 分享 Wifi 網路

緣起:


    為了建立我的 Gigabit 區網,我禮拜六時買了一個 switch hub,說來好笑,那天第一次是趁著中午媽媽要我去買午餐時跑去的,我沒先去買午餐,反而先跑去比較遠的燦坤 (輔仁中學那邊的)。結果,還沒到營業時間.... 後來跑回同仁那邊看,便當店沒有營業,所以打電話回去跟媽媽回報,那時原本以為她會罵我說,我前面那麼久是跑去哪了,結果,沒有ㄟ,真奇秒,他就要我先回家,她煮水餃給我們吃就好。

    再次出門是下午,原本我朋友邀我去他家烤肉,但我姐要我先去十字路買燒烤回來,為了省那些機油的錢,我就取消跟我朋友的邀約,就出門買燒烤,回家後就不再出門了。出門買好燒烤後,再跑去燦坤一次,這次就有開了,我最後是買了 DLink 的 5 port Gigabit switch,原本昨天還一直在想說要不要買 poe 功能的,但去了那邊後都沒看到有 poe 的 switch,也好,多佔用個插座孔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。

    我回去後,把我的裝置跟那台 switch 接起來,我 cat6 的網路線剛好夠用,有兩條是不久前買的,有兩條是買分享器時附贈的,有一條很短的是之前工作練習做網路線時得到的。現在,我書房的網路結構長這樣


    虛線代表用 wifi 連接,平常會一直開著的只有 N100 跟 Raspberry Pi,那個 Dlink 就之前文章提過的,只給監視器用 (那個 eth1 是使用 USB To RJ45)。

2025年10月6日 星期一

網路線直連與 Ftp 傳輸檔案

緣起:


    為了讓我自己在家裡方便使用手機的網路,我有買了一台 4G LTE Wifi 分享器,這樣就不用把手機當基地台來使用了


    我的 pi 是用有線網路連著這台 Router,前陣子注意到,samba 的傳輸速度的上限一直在 12 MB 左右,不管怎樣都上不去,所以開始思考瓶頸在哪,我看 Router 的 wifi5 速度標榜有 867 Mbps,USB 3.0 的速度是 5 Gbps,怎麼會只有那點速度,後來再仔細看了一下 Wifi Router 的規格,哦 ~~ 瓶頸就在它的有線網路孔,只有 100 Mbps。好煩哦,總不能又換一個吧,這東西不便宜,我沒錢錢。

    接下來好幾天,我開始研究網路相關的東西,後來還買了台 Switch hub 來操作,學到蠻多東西的,之前在上網路概論時都沒這麼深刻的體會,果然還是要自己有需求,並且實際動手操作過後才會有比較深的印象。

    這篇是一開始在做初步的測試,想試試如果是使用 Gigabit 網路孔做連接的話,檔案的傳輸速度會有多快。

Ubuntu 停用 swap

緣起:


    昨天在用我的 N100 電腦,用著用著,發現系統變好卡,雖然有開著 windows VM,但前幾天明明也是這樣使用,都沒什麼問題的說,怎麼現在會卡成這樣,有時連移動個滑鼠都會卡是怎樣,太扯。

    打開 Monitor 查看,注意到當時的 Ram 用量在 60% 左右,Swap 記憶體也有被使用到。想到那個 Swap 就是用硬碟來模擬 Ram,肯定是它拖慢了電腦的效率,所以我就想把它關掉。

2025年10月5日 星期日

Ubuntu KVM 跑 Windows 11 虛擬機

緣起:


    前幾天一直很想買台迷你電腦來玩玩,想著想著,最後就真的行動,在 PC home 上買了一台 MSI 的 N100,主要是信任 MSI 的品牌,再加上它機器是沒提供硬碟跟記憶體,剛好符合我的需要,可以拔我那台舊的 Lenovo 筆電的去用,反正現在也沒在用它了。


    這幾天玩下來後,哇靠,愛不釋手,
除了打遊戲外,其它方面完美切合自己的需求,低功耗所以可以一直開著,只要 Ram 夠,就算應用程式開一堆,使用上也不會卡。我原本都是用我那台 Rog Ally 接著 Dock 在使用的,它的優勢就是不佔位置,讓我桌面還有空間能放書本,邊看書邊用電腦查些資料或做其它事什麼的,但它畢竟是一台掌機,這種使用方式用久了不知會不會給主機帶來什麼傷害之類的,而且 Usb 裝置接多了,那個 Dock 也會有訊號干擾的現象。現在有了這台迷你電腦,就沒這些問題了,它還有 typc displayport 的孔,能接我那台攜便螢幕,哦耶,雙螢幕,它就成功取代我那台 rog ally,變成我的日常機了。

    它是裝 Ubuntu,因為我懶得再重頭裝 Arch XD,還有,之後應該會讓它長時間跑些服務,用 Debian 衍生 os 跑服務會比較穩 (我聽說),但日常使用上可能還是會需要用到一些只能在 windows 跑的軟體,所以我就想在上面裝 windows 虛擬機,順便學怎麼使用 Linux 的 KVM,之前都沒用過。

    話說,我原本以為我姐回來後看到我又多了一個新的裝置,會嘴我說 "都沒什麼錢了還一直亂買",但我後來發現,她完全沒意識到這件事。

2025年10月4日 星期六

Esp32-Cam Rtsp Server 與 Bluetooth Keyboard

緣起:



    前兩天,我不知怎樣,突然想到之前買的那個 Esp32-Cam,我的腦子一直告訴我說:"嘿,要不要看看它能不能當 Rtsp Server 跑 ?",我:"好啊",然後,我一整天就都在玩那個 Esp32-Cam 了。

    似乎是存放 Esp32 的地方太潮溼,導致它鏡頭的接口生鏽,所以無法使用。我當時上傳完程式碼後,發現網頁頁面的提示說無法初始化鏡頭,這才發現它壞掉。馬的,我還為此出門一趟,去嘉義買個新的回來,沒辨法,當下太想要今天就玩到這功能。


2025年9月27日 星期六

Raspberry Pi 運行 Piwigo Container

緣起:


    還記得我那個裝了 500 GB 的 SSD 的 Raspberry Pi 5 嗎,它目前除了跑 yolo 來偵測狗子之外,還有跑 samba server,儲存空間用的是 1TB usb 外接硬碟,用來放一些雜七雜八的資料,還有備份用。

    一直覺得那 SSD 的空間放著不用實在有點浪費


    最近想到,就讓它跑個管理圖片用的網站好了,放一些表情包跟九日的圖,重點是要有 tag 的功能,當想要表情包來回應時,找起來才會比較快,比單純把圖片放在硬碟或是 telegram 上要好得多。在 gpt 上詢問後,最後是選擇 Piwigo 來用。

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

初試 App Script

緣起:


    我現在的工作,發薪日是 10 號,9/11 號時有問老闆,她說需要我回報工時,格式如下。我就趁著工作時的空檔寫一寫,有些時間忘了,還能翻翻日記來看那天到底是幾點做到幾點。


    最近想到,每次做這個報表時都要這樣搞的話也太麻煩,直接開個 google spreadsheet 紀錄這些,感覺會方便許多,我印象中它還能寫 script 來處理資料,所以就花了點時間弄了一個小專案。

    這篇文章記錄開發時的想法與遇到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