緣起:
前幾天一直很想買台迷你電腦來玩玩,想著想著,最後就真的行動,在 PC home 上買了一台 MSI 的 N100,主要是信任 MSI 的品牌,再加上它機器是沒提供硬碟跟記憶體,剛好符合我的需要,可以拔我那台舊的 Lenovo 筆電的去用,反正現在也沒在用它了。
這幾天玩下來後,哇靠,愛不釋手,除了打遊戲外,其它方面完美切合自己的需求,低功耗所以可以一直開著,只要 Ram 夠,就算應用程式開一堆,使用上也不會卡。我原本都是用我那台 Rog Ally 接著 Dock 在使用的,它的優勢就是不佔位置,讓我桌面還有空間能放書本,邊看書邊用電腦查些資料或做其它事什麼的,但它畢竟是一台掌機,這種使用方式用久了不知會不會給主機帶來什麼傷害之類的,而且 Usb 裝置接多了,那個 Dock 也會有訊號干擾的現象。現在有了這台迷你電腦,就沒這些問題了,它還有 typc displayport 的孔,能接我那台攜便螢幕,哦耶,雙螢幕,它就成功取代我那台 rog ally,變成我的日常機了。
它是裝 Ubuntu,因為我懶得再重頭裝 Arch XD,還有,之後應該會讓它長時間跑些服務,用 Debian 衍生 os 跑服務會比較穩 (我聽說),但日常使用上可能還是會需要用到一些只能在 windows 跑的軟體,所以我就想在上面裝 windows 虛擬機,順便學怎麼使用 Linux 的 KVM,之前都沒用過。
話說,我原本以為我姐回來後看到我又多了一個新的裝置,會嘴我說 "都沒什麼錢了還一直亂買",但我後來發現,她完全沒意識到這件事。
QEMU 和 Virt Manager:
已經有厲害的大大寫了很完整的教學了,我是看這篇安裝 QEMU、Virt Manager 跟做設定,基本上照著做就行了,我唯一碰到的問題是加群組的部份,下完指令後,用 groups 查,沒看到 libvirt 跟 kvm,後來去查,哦 ~~ 比較準確的用法應該是 groups {使用者名稱} 才對。
安裝 Windows 11 VM:
一樣看他的文章跟著操作,這裡遇到的問題比較多,第一個是放 OS 的硬碟,我照著他說的把磁碟匯流排改成 VirtIO,結果在安裝進入檢查硬體的階段時,它跟我說記憶體不足,所以無法安裝 (????,我最後是把設定改成 SATA,它才能正常抓到。
還有一個跟他不一樣的設定,就 CPU 的 Topology,我的 CPU 只有四核
windows 現在在安裝時都要登入 Microsoft 的帳戶,哎呀,我才不要,而且它還沒有跳過的選項,好賤。後來去網路查,原來只要給個不存在的 mail,然後再亂輸入密碼,它無法成功登入後,你就能直接跳過這步驟了。
成功進入 windows 系統後,發現,疑,為啥解析度是那樣 ? 而且還不能選其它解析度,後來發現,原來是忘了安裝驅動,我在安裝 windows 時跳過教學的手動安裝驅動的部份,難怪,我那時還在想說我 windows 都安裝好了,那個 virtio-win-0.1.285.iso 也沒用到,它是幹啥用的 ? 它就是給 windows vm 用的顯示驅動
最後是 copy paste 的功能,能快速在 host 跟 vm 主機間傳圖片跟連結很重要,大型檔案的話靠我的 raspberry pi samba 即可。後來去查,在 windows vm 裡安裝 spice guest tools 就 ok 了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